1.什麼是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以下簡稱PDP?
PDP不同於其他顯示的方式在於它的紅藍綠RGB三原色的發光體不是經由電子槍掃描或背光的明暗(如LCD或投影機)所產生的光,而是每個個體獨立發光的,所以大大的減少所佔的空間。PDP的發光體內是利用離化的惰性氣體的放電產生紫外線去個別激發RGB三種不同的螢光體而產生不同的RGB三原色的可見光,並利用激發時間的長短來產生不同的亮度。
由於它是每個個別獨立的發光體在同一時間(一張畫面的時間約1/30~1/60秒)一次點亮的,所以特別清晰鮮明。
2.為何電漿顯示器叫”顯示器”而不叫電視呢?
電視與顯示器的差別在於有無選台器,有選台器的叫電視,沒選台器的叫顯示器;由於現正處於數位電視與傳統電視的轉換期間,所以一般高級電視的選台器都採外加式的。
3.LCD或其他的顯示技術是否會很快的取代PDP?
任何事都有可能,問題是PDP會被什麼取代?何時會被取代?誰也不知道,但一點確定的是;它是目前大尺寸(40~60吋)高畫質的唯一選擇。
目前是有OLED.
LCD. 背投式.
投影電視甚至LED顯示器等等…已經上市或乃在發展中的顯示技術,但就大尺寸高畫質的家用電視來說PDP仍是目前的最佳選擇。就我們所知,不管將來是否會被其他技術所取代,PDP至少在這2~3年內會是大尺寸家用電視的主流產品。
4.與其他的顯示器比較,PDP有什麼優點呢?
是有些在畫質上的比較 (PDP與其他顯示器的優缺點爭論) 問題,那是個別主觀上認定的問題,比較確定的優點是(以大尺寸來說)
(1)PDP不像投影機需要比較暗的環境去觀賞,也沒有視角的上的問題,在任何環境燈光下,任何位置都可觀賞到最佳畫質
(2)大尺寸小空間美觀又不佔空間的設計是所有家庭主婦的最愛
(3)由於PDP是由每個發光單體所構成的,所以特別清晰鮮明,不像CRT會有模糊不清.
RGB三原色不集中.
畫面歪扭及閃爍不定等令人視覺感官不舒服的問題。
5.PDP又有哪些缺點呢?
(1)
價格乃高,(2)
美金$3,700~$6,800
(2)色彩的衰退(Burn-in)期(以下文章將
討論到Burn-in問題)
(3)在暗部的層次(以下文章也會討論到)不 夠分明,尤其在低亮度的觀賞環境下;許多新推出的產品已有明顯加強暗部的層次處理。
6.PDP能接受哪些畫面解析模式呢?
新一代的PDP除了能接受一般傳統的NTSC或PAL電視解析模式外,尚要能接受HDTV定義的解析模式1080i.
720p. 480p及480i。在較早的機種中由於HDTV規格尚未明朗,所以其中可能有些機種支援的HDTV,並非支援上述的解析模式,這點說明書規格需詳細了解。
還有在HDTV高畫質的電視訊號傳送可能會採收費頻道方式播出,而這種收費訊號將採數位編密方式傳送,在TV方面必須有對應的數位解密端輸入,這數位的輸入端稱為DVI-HDTV或稱DVI-HDCP,若無此端子將無法收看到高畫質加5.1聲道的HDTV收費頻道,這點也是重點規格之一。
7.為何PDP會這麼貴呢?
一般來說體積越大的製造廠也要大,產量也不高,所以成本會較高,相同的道理如果要製造42”的CRT電視成本可能比PDP更高,運輸上更困難,這也是為什麼CRT無法再做的更大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PDP在製造初期由於產出量較少,所以成本也會更高,在大量生產後成本顯著下降;但由於體積大,所以您不可能預期它會像有聲耶誕卡一樣(在2~3年內由US$10~$15降到US$0.6~$1.0)在短期間內大幅降價。
8.在網路上買的PDP有何優缺點?
優點:
1.價格便宜
2.不會被強迫推銷
缺點:
1.網路商店可能買到水貨,原廠保證在國外。
2.運輸損壞的爭議性問題,層層轉運責任歸屬誰呢?賣方可願意負全責?
3.遇到可疑的網站
4.買到次級品或用過的展示品.
9.是否所有的PDP都可叫HDTV呢?
可說是也可說不是,第一點,早期的PDP是設計來顯示電腦畫面與一般傳統的PAL/NTSC電視畫面的,並不支援HDTV,須再外加一HDTV轉換盒才能接受HDTV的畫面格式1080i.
720p. 480p及480i;第二點,目前的PDP的固定原始解析度(Native
Resolution)以42”來說大都為852x480,所以縱使您收看到1920x1080(1080i)或1280x720(720p)以上二種高清晰度數位電視的畫面(以上這二種畫面才稱為HDTV,480p稱EDTV加強型數位電視,480i稱SDTV標準解析數位電視)但您實際看到的並非1920x1080或1280x720,而是經轉換到PDP固定原始解析度的(以42”來說大多是852x480解析度)。但奇怪的是您會感覺比以前傳統的NTSC或PAL好太多了。這是因為數位化改進的並不只有解析度而已,還有各種其他技術精準度的大幅提昇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10.PDP有分企業用與家用二種嗎?
早期的PDP由於成本高,大都設計為企業用,符合電磁波干擾要求較低的FCC
Class A,稅率較低是主要原因,規格大約以顯示電腦為主,至今PDP成本下降,漸漸普及到家用電視,也同時為符合數位電視的來臨加入了HDTV.
SDTV及傳統電視NTSC等顯示功能成為家用消費電子市場的主流,也同時設計上符合要求較高的FCC
Class B消費電子的電磁波干擾要求。
所以基本上企業用的是for PC的,
若要收看HDTV或DTV基本上要再外加一轉換接收盒(每家設計略有不同)
在家用的方面會有較多的輸入端子,如色差端子.DVI數位解密端子及for
DV或數位播放影機專用的IEEE
1394 (或稱
i-link)端子,這些請詳加閱讀各機種間的不同。
11.PDP的消電量多少?是否每一台都有散熱風扇在夜深人靜時會有”呼~呼~”的聲音?
PDP的耗電量大約是300~500W之間(等於0.3~0.5度/小時),有些較亮或較薄的機種會用風扇散熱,有些耗電較小,厚一點的可能採自然對流散熱方式;
有些風扇是會有點惱人的呼聲,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這點您可能要問問其他網友的看法了。
12.PDP是否會干擾其他家電?
在以前企業用的PDP可能會干擾其他的類比電視或收音機(雜訊干擾),但家用的由於符合較嚴的FCC Class B所以可能性也會降低,還有PDP可能會產生紅外線,干擾到同類型的紅外線遙控器,造成遙控器的誤動作,但機會不大,只要把距離移開一點就可以。
13.我要買幾吋的PDP較適合呢?
新的數位電視攝影機的視角為上下17度/左右26度,所以以觀賞視角來說,如果您坐在畫面(顯示部分)高度3.5倍的距離處就等於攝影鏡頭的位置,所以畫面高度的3.5倍處是視角最佳距離(看到景物的大小與鏡頭看到的一致)。但這是假設您看的是真正的HDTV(1280x720以上解析),否則您會看到一粒粒的發光體,感覺很不自然;所以以畫面高度的4.5~5倍會是折衷的最佳觀賞距離,所以以此類推,看您的空間距離及價格因素來決定您要買的PDP尺寸大小。
14.PDP的壽命會有多長?
這是相當爭議性的話題,網路上有相當兩極化的看法,我們有點猶豫是否回答這問題,但畢竟這是最常被提出的問題,不回答也不行的。
(A)
持比較正面性的回答:
經常聽到有些誤導性的回答是
(1)PDP在幾年後就會漸漸衰退(Burn-in)
(2)PDP內的離化氣體可以在衰退後再填充的;PDP的發光體是會衰退,問題是您每天使用多久?幾年後會衰退到什麼程度?還有您使用時是否都在很亮的畫面?這些都要考慮的,以下是一些原製造廠提出的數據您不妨參考看看:
Panasonic非正式的說,PDP可以正常使用2萬~3萬小時,甚至5萬小時後仍有50%的亮度。
Fujitsu說它們的PDP可撐2萬~2.5萬小時沒問題。
Pioneer宣稱它們的PDP在使用3萬小時後仍有50%的亮度
Sharp較保守的說1萬~2萬小時,比LCD稍短一些。
對消費者來說,以上這些數字都能尚接受,比起CRT電視約25,000小時也不差太遠;我們來均衡一下,以每家庭平均看電視時間4~6小時及以上宣稱的平均約22,500小時的壽命來算,最少也有10~12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還有,在不同程度的使用與不同程度的衰退(CRT的發光體也一樣),在使用1,000小時後大約衰退到94%的亮度,這是肉眼能察覺到衰退的開始,在15,000~20,000小時後仍能保有約68%的亮度,以下是幾點延長PDP使用的方法供您參考:
(1)不要長時間固定在同一影像. 文字或標記,這會造成Burn-in在螢幕上;還有在觀賞4:3的畫面時最好使用16:9的全螢幕,以免長時間使用,螢幕中間帶比兩邊衰退的多,將來用16:9時會有兩邊帶較亮的現象產生,但這些都只是造成發光體的不平衡現象而已,並不造成使用壽命上的減少,只要適當的均衡使用就可以了。
(2)在較暗的環境燈光下,可以使用亮度/對比較小的設定(有些機種有多種環境設定)以延長發光體的使用年限。
(3)將PDP放置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並注意不要妨害到PDP的散熱亦可延長整機的壽命。
(4)盡量避免傾斜式吊掛,多少影響機內熱氣的對流。
PDP上市不到4年,以上那些壽命數據是在日本原廠用理論推算及實驗證實而來的,不一定要等10~20年才能知道的。
(B)
持比較持負面性回答的:
(1)沒有一家PDP製造廠能肯定的回答它們的PDP壽命到底有多久,Fujitsu與Panasonic都沒有說20,000小時,它們只說根據理論發光體的半衰期(衰退到50%)是30,000小時。.
(2)目前誰也無法說5年或15年,以我個人來說PDP上市至今也不過4年
,誰說能10年壽命呢?
(3)上面說的20,000小時只是發光體的壽命,那其他的電子零件呢?
它們也有平均壽命(MTBF)的考量。使用壽命不能光考量Burn-in問題而已。
(4)我們也無法證明熱是否會影響壽命,冷一點比熱一點好嗎?
(C) 結論:
均衡以上正反兩面,每個人都有主客觀上不同的看法,的確時間未到,誰也無法斷言它的壽命會有多長!
15.PDP該有哪些輸入端子呢?
一般PDP都會有RGBHV的BNC端子及VGA
15 pin D-Sub端子,這是給PC用的;如果家用的PDP一般都會加上類比的色差端子.
S-Video端子.
及一般梅花頭的複合訊號端子來讓您接錄放影機.
DVD機.
電視遊樂器及HDTV的接收盒等…
這裡面最值得一提的就是DVI-HDCP(或HDTV)端子,這是數位的端子,是用來傳送數位的色差訊號,也同時由於HDTV將採付費方式收看(Pay
Per View),這種付費頻道的輸出只能由DVI-HDCP解密接收,其他的類比端子將無法輸出(以防非法拷貝,保護智慧財產權),所以若無此端子將來可能會無法收看到付費頻道的HDTV了。
16.什麼是DVI?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這是在PC方面一般用來連接PC與顯示器間的數位介面,這數位訊號是PC內的最原始數位訊號,沒有經過數位/類比間的轉換,所以沒有失真的問題,同時也沒有傳送衰減或失真的問題,重複傳送10次8次都是不變的數位訊號。
17.什麼是HDCP?
HDCP(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頻寬數位節目保護,它是一種由電影節目製作業者與電視傳送業者所達成的一種保護電影或節目製作智慧財產權的協定,也是一種防止拷貝的措施,也可能用在將來HDTV付費頻道節目(Pay
Per View)的輸出到您的PDP顯示器上。這雖然不是100%確定的事,但這也是您購買PDP所必須列入的考慮範圍。
目前市面上有DVI的PDP不多,但有DVI不一定是有DVI-HDCP的喔,在一些比較早期的DVI是設計給PC用的,並沒有考慮到HDTV的解密問題,所以購買時您也必須看清楚這點以免買到只能PC用的DVI端子。
18.聽說PDP無法表現全暗(black
levels)的畫面是嗎?
在Plasma的技術上很難使畫面完全暗下來,由於Plasma是一種用離子放電的方式發光的,一旦離子被電極所激發後,乃會殘留一少部分的離子持續的在放電,這離子因放電的控制方式的不同使得能黑到多黑也不同,這也就是說如果您的PDP放在一個非常暗的環境下,它的最暗部仍是微亮的,看起來是深灰色而不是黑色的,由於我們肉眼在暗部的層次特別敏感,所以這現象是會令人對暗部的層次感到不太滿意的原因之一。
19.聽說購買PDP需要在買一片附加卡是嗎?
在早期的PDP是設計給企業用在PC顯示方面的,同時為了可以收看電視或觀賞DVD及GAME的考量上,所以再設計了一片擴充卡(此卡並非PC用的附加卡)好讓這PC用的PDP也能兼點娛樂用途。
20.什麼是Native Resolution?(原始像素矩陣)
CRT的發光是由電子束(一束)撞擊螢光體,所以發光點的大小及形狀是由電子束撞擊時的口徑決定的;反觀PDP是由每個獨立單體發光,形狀及大小固定,水平/垂直的發光體(pixel)數量也是固定的(如852x480),這在產品製造出來時就固定的解析能力我們稱此(如852x480)解析度為Native
Resolution。
如果我門所顯示的畫面解析度剛好是PDP的Native
Resolution時,這時一個蘿蔔一個洞,清清楚楚;但當我們的PDP要顯示各種不同的解析度時,我們首先必須先將這些解析度經由Scaler,像貼鱗片一樣,將各種不同的解析度轉換成這PDP本身的Native
Resolution再顯示到PDP上。
21.什麼是Scaler?PDP內有Scaler嗎?
PDP內一定有含一個Scaler不管是基本型的或HDTV型的;Scaler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將各種不同解析度的畫面重新填寫成PDP本身的Native
Resolution,也可以說是PDP本身最佳解析度。
在HDTV型的Scaler在畫面轉換過程中除了將它轉換成Native
Resolution外還增加了一些訊號處理的功能如下:
(1)倍頻掃描(Deinterlace):許多的電視畫面都是交錯式掃描(interlaced),也就是一張畫面是分成二次掃描完成的,第一次掃奇數掃描線(1.3.5…..479),第二次掃偶數掃描線(2.4.6……480),第一次加上第二次才構成一張畫面,以NTSC來說每秒總共來回掃描60次構成30畫面。倍頻掃描簡單的說就是將第一次的掃描線加第二次的掃描線一次掃描完成,第二次加第三次,第三次加第四次等等依次類推所完成的60張非交錯式畫面,或稱逐行掃描畫面(Progressive
Scan);如此的逐行掃描方式在理論上由人的眼睛看起來解析度比interlace的解析度提高30%(靜態)~50%(動態畫面)
(2)畫面的伸縮:在完成Deinterlace後,由於傳統的類比電視畫面比率是4:3而數位電視是16:9,所以Scaler的工作也需將這二次不同比率的畫面處理成PDP本身Native
Resolution的畫面比例。
(3)梳型濾波器(Comb
filter):在傳統的類比NTSC的Video
out訊號都是採用複合訊號(黃色的梅花型端子),也就是黑白訊號(Y)與彩色訊號(C)複合而成的Video out;梳型濾波器的功能就是將這二種複合在一起的Y.C訊號分離成Y與C再分解成個別的R.G.B訊號。梳型濾波器(有分一般型.V型.3D型等等)的等級不同,分離出的Y.C訊號的純度也不同;Y.C訊號分離的越好畫面會越清晰分明,反之就會有”暈開”模糊的現象,這種情形在畫面越大時會越明顯,所以PDP在這Y.C訊號的分離要求很高,一般都用3D梳型濾波器。
22.PDP與背投式電視'那一種解析度高?
PDP的Native
Resolution因機種不同而不同,大約在852x480~1024x1024之間,外型比率大都是16:9,而背投式的解析度大都在640x480~800x600之間,外型比率大都為4:3;除此之外PDP沒有上下視角的問題,背投式上下視角畫面相差很大。
23.AliS是什麼?
AliS(Alternate
Lighting of Surface)是一種類似interlace掃描方式的PDP的顯示方式,也就是以較低的成本得到較高的垂直解析度的顯示方式,不同於crt掃描的方式在於CRT是奇數線由左到右一行一行的掃描,接著偶數線一行行的掃描;在PDP是所有奇數行一次同時顯示,緊接著所有的偶數行一次全部顯示,如此交替的顯示,這種畫面比CRT的interlace方式清晰很多,而且而不構成如CRT的閃爍現象。
24.發光體長方形或正方形有差別嗎?
PDP的外型比例大多採用16:9的方式,但因各機種不同的Native
Resolution(例如852x480.
1024x512. 1024x1204等等)所以也對應出不同比例的發光體,基本上無論要顯示什麼格式的畫面,Scaler都會先將畫面轉換到PDP的Native
Resolution的最佳解析度,所以發光體的外型比率並不是很重要的考慮因素。
25.什麼是校色?我的PDP需要校色嗎?
PDP再使用一段時間以後RGB三原色的衰退情形不同,造成PDP的色溫不同,這時候我們需要調整PDP內部RGB個別的Bias與Gain來使我們的PDP呈現出的色溫與攝影機的色溫相同(但不盡然一樣),攝影師或電影製片大多採9300度K的色溫來做為攝影的標準,也就是說導演或製片認定他們觀眾的顯示設備是9300度K的色溫來選擇他們選擇的光源.
濾光器與各種感光底片來拍攝影片,所以您的PDP色溫如果偏離太多,很多影片您可能會看起來偏紅(暖色溫)或偏青(冷色溫)。
校色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與設備軟體,您可能要花個幾千元找人幫您校色,若您不覺得您的PDP與新買的時候差異太大時並不需要定期找人校色。(理論上CRT或LCD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也是需要校色的)
26.什麼是”Artifact”?在PDP上會產生什麼樣的Artifact?
Artifact簡單的說就是”人造的假象”或”人造的假音”,這是一門很專業的學問,也就是在數位轉換過程中所牽涉到的取樣(samping)過程中所產生原本在畫面上沒有的或與實際看到的完全相反的畫面。
例一:當我們用電視攝影機去拍攝電視畫面時,所拍到的電視畫面是二.三條黑帶橫在畫面上而且持續往上跑。
例二:當我們拍攝一個車輪,這車輪上的軛看起來是往右轉的,當我們的車輪越轉越快時,軛看起來反而是往左轉的。
在數位電視中我門可能看到的Artifact是當物體在快速移動時物體的邊線會有鋸齒狀或羽毛狀的情形,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用補償的方式去改善,這牽涉到複雜的數學邏輯的計算,我們將可另開一話題來討論。
27.PDP也有壞點(亮/暗點)嗎?
是的,PDP的畫面是由一百多萬個R.G.B像素所構成的(以852x480x3的Native
Resolution來說),大部分的原廠只保證99.999是好的像素,也就是說有5~10個壞點是在保證容許範圍內的,不能退換貨,不過事實沒那麼差,大多是2~3點而已,還好一點就是PDP一般都用來看動態畫面的,通常都不容易察覺到壞點的問題,一般不太在意2~3個壞點的存在。
28.PDP能否傾斜式的吊掛在天花板上?
傾斜多多少少會影響機體內的空氣對流,一般都不建議您傾斜使用,若必須傾斜吊掛設計上已不超過30度傾斜為考量。
|